第三百三十三章鼎盛公司(中
老头让毕胜雄坐在椅子上,又从一边取过一大块布系在毕胜雄脖子上,问道:“同志,你理个什么头啊?”
毕胜雄原来都是梳个分头,不过看老头的样子,虽然看起来很专业,可还是有些不放心,便道:“理个平头得了。”他想这老头年纪这么大,理个平头应该不成问题吧。
老头也不说话,拿起剪刀、木梳刷刷的理了起来。毕胜雄当然不会就这样老老实实的理发,便道:“老师傅,你贵姓?”
“姓李,你就叫我老李就行。”
毕胜雄也没客气,道:“老李,看你这手法蛮熟练的,理了几十年了吧?”
老李手没停,回道:“算起来得有二十多年了,不过我这也是半路出家,后学的手艺。”
“噢,那您原来是干什么的啊?”
“原来?原来是厂里的工人。”说完老李一指窗外,“就是那个厂。”
毕胜雄一听,知道有戏,既然是厂里的老工人,那一定对这个厂非常熟悉。“那怎么干起这个来了?”
“厂子不行了,可我们总得活下去,总得养家糊口,后来就学了这个手艺。”老头的话听起来波澜不惊。
“这个鼎盛集团现在不是不错吗?听说还是全市有名的大厂?”
“大厂?哼,原先那才叫大厂。可惜让那些败家子给败光了。这个鼎盛算个什么东西,还是什么大厂?”老头的话中带了几丝怒意。
毕胜雄终于听出几分味道,看来其中一定有什么猫腻,便不断地旁敲侧击,仔细打听起这个鼎盛集团公司的资料。
从李老的话中,毕胜雄才知道,这鼎盛集团公司的前身本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飞尔冰箱厂。毕胜雄还记得这个牌子,他年青时飞尔冰箱着实火过一阵。当时谁家要是能有一台飞尔冰箱那可真是高干中的高干、富豪中的富豪了。可不知后来怎么地,就消声匿迹了。
飞尔冰箱厂成立于3986年,当时由三线军工企业国营1234厂和天安的门窗厂合并组建天安市电冰箱总厂。同年9月,引进日本一家公司具有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地电冰箱生产技术和设备,“搭最后一班车”挤进了全国重点电冰箱的生产厂商行列。
3989年,经天安市经济委员会批准,由天安市电冰箱总厂、天安激光材料厂、天安无线电机械厂等企业为核心,组建了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经济联合体――天安飞尔电器(集团)公司。但其根本性质并示改变。还是国有企业。
到90年公司发展达到顶峰,成为全国十大电冰箱品牌之一,拥有员工4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0余人。当时根据省资产评估转让事务所资产评估报告书,天安飞尔电器(集团)公司共有净资产近6亿元,每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左右。
并拥有自己的医院、学校等附属设施。已经成为一家集生产、经营、科研、销售、外贸为一体的综合生产经营型企业集团公司。经营范围除家用电器系列产品外,还包括机械、电子、激光材料、塑料制品、五金、建筑材料、服装、鞋帽、劳保用品、经济技术信息等方方面面。
而且公司在香江上市h股上市,股票价格一路飙升。成为当年最有潜力的股票之一。
可好景不长,用老李的话说,就是“得红眼病地人太多”。到飞尔电器集团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发展前景广阔,市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只要是能说得上话的就拼命的往集团插人,仅两年时间。集团资产、利润虽有一定增长,可却抵不过人员的增长速度,集团人员从4来人一下子猛增到人之多。而且新增的这2多人大多只存在于集团职工名单上,除了发福利和奖金时才能看到这些人一面外,平时根本看不到人影。可工资却得照发,也就是说集团养了2多个白吃饱的。
可就算这样,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全国改革开放不久,人民生活水平正日益提高,厂里地产品销路不愁。所以还算过得不错。不但工资可以保证,逢年过节的还会多多少少发些福利。
但眼红的不只是这些当官的。市里的各部门,只要有检查权限的,也都盯着这块肥肉。各单位每天组团来到集团进行检查,就连计划生育办公室也常年“驻守”在飞尔集团进行检查,最多地一次,仅一天检查团就来了二十一个之多,共计近四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