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谈情说爱之后给大家来点干货,呵呵。,!
七月十五为盂兰盆节,自崇尚佛事的梁武帝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后,盂兰盆会便逐渐成为了民间的重要节日和习俗。
佛家传言,佛祖“十大弟子”之一、号称“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以道眼观饿鬼道,见其母于饿鬼道受苦,心中很是难受,便以盂盛饭食送去,但饭食还未入口,便化为火炭,其母仍然挨饿。尊者乞求佛祖指点,佛祖告诉他,需于七月十五这一天,“以百味饮食、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等放在盆中,虔心供养十方大德僧众”,如此,方可解救父母和亲眷的苦厄。尊者照此办理,其母果然脱离苦厄,往生极乐。因此,盂兰盆会这一天便成为百姓孝敬亡故父母、解其倒悬之苦的重要日子,继而演变为替父母祈福、以尽孝道的节日。,全文字手打
李诚中对这些传统习俗是不甚了了的,但如今已有家室,无论婉枝也好、乌氏也罢,都是李家的人了,所以早就准备好了在这一天去寺庙,不仅打算为自家父母祈福,更主要的是为李诚中的父母祈福。李诚中是在婉枝和乌氏的提醒下才知道有这么一个节日的,听说了之后他也想去龙翔寺烧烧香,为自己在另一个时代已经过世的父母尽尽孝道。看最新章节
李诚中想去龙翔寺祈福的事情被冯道等营州文武所知晓,他们很快就将这件事情上升到了一定的政治高度。李诚中底定营州。成为了一方之主,他必须以身作则,替营州百姓竖立为人出世的道德榜样,因此,在冯道等人的安排下,李诚中必须在龙翔寺大张旗鼓的祈福,以为营州孝道之标榜。
当日,和龙山龙翔寺举办盛事,营州文武及家眷都随同上山燃香祈福,柳城及附近地区的大商户们也接到了邀请的名帖。赶来一起同参佛事。上千人等候在龙翔寺外,地位较高者则先入寺。老营护军左右都四百军士执行警戒任务,保护山中安全。
李诚中更愿意将这次祈福法事办成文武及大商贾们的一场节日游乐,所以他将原先显得很肃然的活动行程作出调整,上午为燃香祈福等礼事,下午则办成游乐活动。为此,除了龙翔寺僧众们精心筹备礼佛法事外,还在寺庙周边的相应地区弄了一些娱乐项目,比如投壶、射箭、猜谜、秋千等等。还在几个山中亭子里摆放了一些笔墨纸砚,供附庸风雅者诗画聚会。
龙翔寺大雄宝殿内诸般预备都已齐全。幡、天盖、伞盖、宝幢、香花、香炉、灯笼、净瓶、钟、鼓、磬、木鱼、云版等布置妥当。原来龙翔寺是没有多少财力的,所以这些物件都不齐全,自从李诚中为寺庙拨款之后,龙翔寺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气象,大殿之中各类法器摆设得满满当当。
龙翔寺住持善行法师早已率僧侣在大殿之中等候,李诚中迈步而入,立时闻到扑鼻而来的燃香和蜡烛的烟熏。抬头望去,本师释迦摩尼佛结跏趺坐,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三尊佛像从上方凝视李诚中,让他不禁神情一肃。他本来是不信这些东西的,但自己身上发生的离奇故事却令他不得不心存敬畏。
佛坛之下是两尊木牌,一面上写着“故显考李公建军老大人之灵位”,一面上是“故显妣李周氏贞雨老孺人之灵位”。这都是他父母的名字,如假包换。当日婉枝和乌氏询问两位已故长者名讳时。他告诉了自家两个老婆,由二人去操办的灵牌。
李诚中在蒲团上诚心下拜,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想着二老逝去前的音容笑貌。忍不住潸然泪下,默默念叨:“爸、妈,诚中给你们尽孝了,我在这边过得很好,你们放心……”婉枝和乌氏也一左一右在他身后跪下,口中念着祈福之词。片刻,李诚中起身,接过善行法师亲点的燃香,在香案上插好,再次叩三拜。
“叮”的一声,罄音鸣响,悠长深远。木鱼敲起,善行法师合十,带领阖寺僧众同声唱诵。
李诚中拜完之后,接下来便是冯道、张兴重等文武,有父母逝去的则为之诵告在天之灵,父母健在的则为之乞求福禄。
等法事完毕后已近午时,李诚中自领家眷出寺,在山中游玩,其他文武也各自寻一所在处闲看,享受难得的“夏游之乐”。冯道、张兴重、姜苗、周坎等人本来想陪同李诚中一起游览,但李诚中嫌他们碍手碍脚,同游起来不舒服,所以挥手让他们自己去找地方消磨时间。他两个爱妾在身边伺候,这是何等享受,自然要珍惜这难得的三人时光。
张兴重携老父母和妹子兰儿同游,姜苗早已将父母接到了柳城,此刻也陪同二老闲逛,周坎则纳了个小妾,李诚中一挥手,他就带着小妾迅速消失在了左近。
冯道和韩延徽同岁,且尚未成亲,也无女眷,两人又十分交好,便和几个柳城本地的文士结伴游山。
“臧明在怀远待得可好?”
“可道别提了,那处都是武人,更有许多夷狄,平素里便没有可谈之人,某待得甚是烦闷,远不若柳城来得自在。至少这边还有你在,长史府也有一些小吏可以打打交道,东长街教坊中还有几个学识不错的女娘,也可谈论谈论文章诗赋。”
“不是还有渤海国那几个豪门子弟在怀远么?他们的谈吐学识应当不是太差。”
“夷狄之辈尔,韩某不屑与之深交!”
冯道一笑,他知道自己这个好友有着浓重的汉夷意识,素来瞧不起那些“化外之民”,也不多劝,只道:“当日便劝你来长史府谋职,你偏要去总部三司……”
“如今国事日危,天下崩坏,光署民治怎能开国家升平之象?还是得马上治军方可。待吾辈奋力,将天下厘定,到时才好马放南山,卸甲回朝。”韩延徽虽然与冯道一般年少,却没有对方那种沉稳和朴实,胸中自有一番豪迈之气,虽然略显意气,却不失进取。
“厘定天下?臧明好大的抱负。”冯道眯着眼睛看着自己身边的好友,忍不住揶揄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