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悰管理户部,国家的财力如何他最清楚。钱袋子经他手。
文宗时期内忧外患,即便皇帝崇尚节俭,官吏各自都打小算盘,加上天灾不断。国库的底子空啊。
武宗上任,整顿吏治,君臣同心,经济慢慢好转。这刚多长时间。还没攒下折腾的本钱。
杜悰提议大部分臣子赞同。
“臣附议。”
“臣附议。”臣子纷纷出列附和杜悰。
武宗犹豫,他是生气,气得肝疼。可这不是两个莽夫打架,他扇个耳光,他回个飞腿。
是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解决掉问题。能速战速决还行,不能的话在拖上一年半载。
哎,难呢。武宗纠结。咋办呢?同意还是不同意?
李相“陛下,昭义镇地处内地,和河朔三地不同。河朔三地是历史遗留问题。陛下,切不可对昭义镇在开恶例。一旦开了恶例,其他藩镇纷纷效仿,陛下该如何自处?”
是呢,丞相说得在理,武宗颔首。杜悰眉头打结,面向李相。
“话是这么说,可是钱从哪来?一旦双方对立,钱从哪里出?”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杜悰质问李相,到时候要钱还不是我们户部官员为难。
李相看看杜悰,对他拱拱手,没接杜悰的话茬。转向武宗。
“陛下,如果和昭义镇开战,困难肯定是有,但困难是暂时的。总比只为眼前平静,而遗留无穷后患要好。”
群臣嗡嗡之声鹊起,他们质疑李相观点。先不说后患如何,眼前的祸患,不是你上下嘴皮一动,就能解决。
想法是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一旦开战,派谁去打?怎么打?胜算几何?朝廷对潘振兵力支配力度有多大?都是需要现实考量的问题。
李相眼巴巴看向武宗,武宗抬手制止群臣的躁动。
“各位爱卿,朕支持丞相的建议。”
杜悰上前一步,张嘴还要争辩,武宗抬手,“朕意已决,爱卿勿要多言。”
偏将和手下送达文书,有官员客气地送他们到驿站休息。偏将和手下没在长安逗留,休息一晚,原路赶回昭义镇。
李相在朝廷力主大局,说服陛下,准备和昭义镇背水一战。
李相不知道,他所要调度的千万将士中,他的女儿李宝钏,如今更名柳叶,赫然是千万将士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