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华章传临>历史小说>万里河山别样红 > 第五章:独立自主(四)
    阎锡山很清楚,若日军全面发动,凭他现在那十几万晋绥军肯定是打不过的。而若是日军推进到山西,那么冀、察一带的宋哲元部肯定已经完了。再说,就凭宋哲元和他身边那群人眼下与日本人那热乎劲儿,不投降就算好的了,就是真打起来,当年的29军现在还剩下多少斗志也实在是让人怀疑的事。

    而老蒋到时候会不会派兵增援山西、能派多少、靠不靠得住可真不好说。张学良可就是太过于信任老蒋,加上其自身的错误判断才丢了东三省,其后又丢了热河,最终落得东北军现在支离破碎的局面。阎锡山尽管身在华北,因直面日本的压力而拥蒋抗日,但他同样无法对蒋完全信任,更不想成为张学良第二。

    河西的中共倒是一直叫嚷着“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可这话究竟有几分可信是要打问号的。反正阎锡山对中共是信不过的。当初日军进攻上海,中共也曾说得好听,但却趁机攻打漳州,硬生生把老蒋要增援上海的部队给拖住。谁知道他们现在会不会故技重施?再说,36年初中共东征,也喊着要北上抗日,可谁见过要北上抗日的部队却拼命把在山西抢到的钱粮物资抢运回陕北后方的?

    比较起来,阎锡山还是觉得赵振中和他领导的人民军靠谱。至少这帮年轻人说话算话,占据晋西北后恪守协定、严守边界,没整天打山西的主意,而且还让阎锡山占了不少便宜。这年头,象这样的好人可不多啊。

    “晋西北9县在我们手里,人民军也算是山西一份子,自然不会坐视日军进入山西。但我们在新疆、蒙西等地要面对苏联、外蒙,进军藏南后又要面对山南的英国人,还有陕西这边老蒋的中央军,压力不小。加上我们现在地域太广、人口太少,恐怕无法帮阎公完全抵御日军对山西的进攻。阎公真正要靠的还是晋绥自己。”赵振中继续分析道,“包括晋西北在内,山西现在的面积约为我军控制区域的左右,人口却有1200万左右;而我军控制地域虽广,但总人口目前还不到3000万。对比之下,阎公完全可以凭借晋省人力、物力抵御住日军。当然,这要做好充分准备。”

    阎锡山虽然对赵振中所说的感到有些失望,不过却也放心不少。如果人民军真的能完全顶住日军对山西的进攻,阎锡山反而要担心今后山西到底要归谁了。既然人民军不会坐视,赵振中又说做好准备可凭晋省自己挡住日军,阎锡山心中也热切起来:“那依振中看,该如何应对?”

    “日军若是全面发动,那便是你死我活的局面,战争肯定会持续较长时间。未虑胜,先虑败,我认为阎公应当先考虑在山西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以应对长期抗战。”赵振中逐渐向阎锡山抛售自己的观点,“太原是南北要冲,又有正太路东接平汉线。肯定是日军攻击的重要目标。为了避免太原失陷后过于被动,阎公可以在吕梁山、太岳山、中条山这三山包围地带凭借地利提前构筑后方基地。在这里储存作战物资,并将工厂等搬迁过来,以利长期抗战。”

    阎锡山一惊:“振中认为太原守不住?”

    “那要看日军什么时间发动了。”赵振中叹了口气,又接着说道,“若是日本人能再给我们两、三年的时间,西北可以协助阎公重整晋绥军,构筑好防卫工事,太原还是能守住的。但若是日本人今年就发动,恐怕我们整备的时间就不多了。而战争总是在人们最不愿发生的时候打响,提前做些准备总比事到临头手足无措要好。况且,晋省的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太原一带,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不是好事。”

    阎锡山皱着眉头思量半天,不得不承认赵振中说的有道理。若再多出个两三年来准备,兵力、工事齐备后,那确实可以下决心死保太原,而现在,各方面确实都没有打大仗的准备,太原能否守住阎锡山自己心里就没底。

    从这两年日本人在华北和其他地区所闹出的动静看,阎锡山相信,日本全面侵华只是时间问题,并且这个时间已越来越近了。

    在35年6、7月份,日本驻华武官高桥垣、日本陆军省满蒙科科长等先后到山西,劝阎锡山参加“华北自治”。对此,阎锡山除发表公开信揭露日方阴谋外,还在给孔祥熙的信中提醒南京当局应当提高警觉:“看到来太原访问的日本军官所持地图,显示日本最初只提利用黄河以北作为日苏交战时的补给基地。但现在扩大及于长江以北地区。”

    再结合刚结束不久的、受日本人挑动和指挥的德王入侵绥远,以及日本外相有田在西安事变期间所发布的“中国政府如在抗日容共之条件下与张学良妥协,日本决强硬反对”的声明,日本人若是年内全面发动也是有可能的。

    国战已经临近,但阎锡山现在却没有做好相应准备。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实现晋绥自保,阎锡山复出后便大力发展工商业。有了比原本历史上提前修通的同蒲铁路,加上华美的帮助,阎锡山创办的西北实业公司的家底比原本历史上更为雄厚。但规模大、摊子大,见效也就慢,西北实业从去年才刚进入全面收获阶段。

    经济方面如此,军事上的准备同样不充分。近十年来,在阎锡山的算计下,晋绥军除了傅作义部在涿州、津浦路、长城抗战中先后打过恶仗、硬仗外,其他部队大都缺乏相关经历。而对于傅作义,因其涿州战后与张学良关系密切,阎锡山虽然欣赏其才能,但心里对傅却是多少有些不放心的。

    商震早已自立门户,徐永昌也将要上调南京,其他杨爱源等人不是才能不具,就是担当不足,让他们来担纲对日作战,阎锡山心里也打鼓。

    想想自己费劲巴拉的兴办实业、发展工商、整顿交通,结果西北实业公司刚开始兴旺,却又不得不因战争威胁而重新调整,阎锡山心中着实感到憋屈、无奈。不过,凭借周旋于南京当局、日方、华北的宋哲元和韩复榘之间的经历,以及多年阅历所磨练出的眼光和见识,阎锡山也知道赵振中提议很有道理,而且他对赵振中为后方基地所选的位置也暗赞不已。

    如果说山西是表里山河,那么晋西南汾河谷地就是披山带河了。从灵石以下的汾河谷地,东有太岳山,西有汾河、吕梁山,南有中条山,而黄河又在外由南北向转为东西向,将晋西南给半包围起来,整个地势简直就是个缩微版的山西。

    晋西南一带,向东可进入群山环绕的上党地区,向南过黄河可到开封、洛阳,向西过黄河可分别与中央军、共军、人民军控制的陕西地区连通,实在是山西建立抗战后方基地的首选!

    “太原是晋省首府,一旦弃守,对民心、士气可是个不少的打击,也难以对各方面交代啊。”阎锡山顾虑重重。

    “古有曹刿论战,今天我就和阎公凑个趣,也论上一论。”赵振中笑了笑,并没有直接回答阎锡山,而是问道,“若日军真个进击山西,阎公可倚仗的是什么?南京当局?我们西北?还是阎公麾下的晋绥军和治下的两省民众?”

    不等阎锡山回答,赵振中就顾自说道:“对阎公来说,南京当局不足信,至少是不完全可信;我们西北这边受外来牵制不少可借助但难以倚重;阎公真正要靠的还是晋绥军和两省民众。

    晋绥两省在阎公治下,可不仅仅是‘小大之狱必以情’,修建交通、发展工商、推广教育可都是让民众受惠的事情,既如此,则民心可用!抗击外敌入侵,保卫家园,使父老兄弟姐妹免受兵燹之苦,则军心可期!军心、民心如此,纵使一时失利,但只要坚定抗战到底的信念,让两省民众看到阎公的决心和胜利的希望,即便日寇能得逞一时,也终有三鼓而竭的时候。哪怕家园被毁,胜利后重建就是了,有军心、民心可用,阎公又何必在意一时的毁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