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华章传临>奇幻小说>清末英雄 > 壬卷 家与国 第八十二章 发生
    虽然反犹、反布尔什维克、反法这些思想在德国早已根深蒂固,但缺少希特勒,这些东西就不能汇集成一个体系,并巧妙的灌输到每个德国人心里。以戈培尔为例,他虽然是斯特拉赛的秘书,并曾在内部会议上叫嚣着要把阿道夫·希特勒这个小资产阶级分子开除出纳粹党[注141:《第三帝国兴亡史》,p182],但在接下来的接触里,他被希特勒彻底折服了,之后,他离开了斯特拉赛投靠了希特勒;希姆莱也有相似的经历,他之前也是斯特拉赛的秘书。

    希特勒的讲演天赋和女人式的狡诈使得很多党内‘敌人’最终变成了自己的支持者,对于实在无法说服的斯特拉赛和始终敌视资本家的罗姆,也能压制到长刀之夜;这仅仅是内部,如果说波兰战役是第三帝国经济崩溃前的必然,那之前利用英法绥靖而进军莱茵兰、吞并奥地利、捷克,以及对法的战略选择、对苏的时间选择,则是希特勒战略艺术(或者说是狡诈)的逐次体现,这是其他任何德国人都无法做到的。但也正是因为这一个个奇迹,使得德国从最辉煌的登峰轰然落地。

    在如今的国社党中,戈林夫妻是众望所归的存在,但缺少希特勒的指引他难以达到希特勒曾有的地位,而在斯特拉赛及其弟弟奥托·斯特拉赛的领导下,国社党内部始终弥漫着社会主义、财产国有化的言论,对此他们只能寄希望于德皇复辟,以求获得某种合法性。确切的说。不具备希特勒天赋的他,无法团结大多数人。更无法从更深角度挖掘民族主义,从而构建一个能对抗社会主义的理论以抗衡斯特拉赛。

    在杨锐的论断中。德国命运是可怕且悲惨的,俄国内战的恐怖早就被戈林所知,想到德国也要经历这么一场内战才能最终存活下去,他的脸色满是悲伤。他虽然是一个善于批判并有狂妄潜质的人,但却并不是一个有主见的人,况且以他对国内民众的了解,越来越愤怒的人们要么把敌人撕碎,要么被敌人撕碎,再无其他解决之道。

    想到这里。戈林失声问道:“大人,难道德意志以后永远只能是一个二流民族?”

    “当然……不是。”杨锐笑道,他很高兴戈林把自己的话听了进去,“德意志的前途在德法结盟,一旦德法结盟,那么谁也拿你们没办法,包括英国。英国无法拆散你们,若他想借助美国,但美国的特点是只要政治理念与他相近。他就难以找到战争借口,尤其是对欧洲。”

    “但这是不可能的,大人,这不可能的……”戈林摇着头。不敌视法国已经很艰难了,还想着德法结盟,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看看亚洲吧。中日之前也是敌人,但现在却是盟友。而且越来越亲密。”杨锐道,“我知道法德之间很难到中日现在的这个程度。但这是一个最终方向。一旦德法结盟,那么欧洲就没有英国佬什么事情了,德国在海外虽然没有殖民地,但德国可以像欧洲大战前的俄国那样帮助法国与英国、美国甚至是中日展开竞争,并获得利益。现在的法国虽然是胜利者,可谁又真的将她放在眼里?她只是一个有一流国家躯壳的二流国家而已。

    虽然,德法结盟你们或许看不到,但你们的孩子应该能看得到,并且在此之前,德国的仇法情绪必须得到消解,因为结盟最大的障碍不是英国人也不是法国人,而是德国人自己。如果不这么做,那么德国再次发动战争从而被毁灭后,借助英美力量胜利却又不想成为英美附庸的法国将主动提出这一个构想,并最终实现法德结盟。

    赫尔曼,历史就这样的,反复经历战争的人们想得到的是彻底消弭战争,唯有欧洲和平统一才能实现这个目的。这与其说是人民的意志,不如说是历史的必然,因为文明就是这样演化的。站在这个角度,我们所做的一切就像永远向东的河流一样,虽有曲折反复,但终究魂归大海。”

    谈话到此就彻底结束,这个时候厨房准备好了午餐,包括陆眉在内,所有人在重逢的喜悦里欢快的用餐,之后,女人们开始拉家常,戈林随同杨无名去附近的机场飞行,而杨锐则回到书房午休,他此时心情舒畅,因为忽然间他窥视到了命运的一角。

    戈林两人在通化小住数日后才回到北京与总理布吕宁会合,在布吕宁小心的询问竞标的事情中,戈林只苦笑不已,谈及德意志命运的情况下,他早就将竞标的事情抛之脑后,但已经拿到一个隐秘订单的布吕宁却有些兴奋,他道:“赫尔曼,你知道吗,中国人给了施洛曼公司一个大单子,超过两万吨的模锻水压机和超过一万吨的挤压水压机……”

    虽然对工业订单并不熟悉,但听闻是超过两万吨的水压机,戈林也有些吃惊,他道:“这些设备难道不是在招标范围之内吗?”

    “当然不在,这些是军用设备,中国人并没有把它置于招标标的之内。”布吕宁说道,“价格是彼此商议的,所以利润极为惊人;而且中国人希望水压机造的越大越好,他们的心理预期是三万吨以上。”说到此,布吕宁一挥手,似乎要把说的这些东西都甩在一边,他再道,“不过这些并不是我要谈的,我要谈的是,这些都是造军用飞机所需要的设备。知道吗,负责谈判的施洛曼公司认为,中国人隐约认为:锻模水压机吨位越大,战斗机的战斗力就越强,他们自己大概能只能生产万吨以下的水压机,所以希望能从德国定购设备,然后获得技术。”

    “锻模水压机吨位越大。战斗机的战斗力就越强……”一战空军飞行员戈林念叨这这句话,仿佛有些感触。虽然战争时他驾驶的都是木制飞机。但驾驶丽贝卡私人飞机以及乘坐中华航空公司飞机前往中国时,他发现中国飞机的横梁和隔框都是由大块铝制构件组成的。

    “也许我们今后也需要这种水压机……”戈林下意识道。话出口后他又觉得战争是错误的,杨锐说那些话,内战他无法接受,但德法同盟他却听了进去。

    “是的,是的。”布吕宁还处于获得订单的喜悦中,“我们完全可以用中国人的资金研发超大型锻模水压机,然后将来再为德国空军制造几台。为此,施洛曼公司已经将水压机的吨位报到三万吨,你猜中国人怎么说?”

    “他们怎么说?”戈林从通化带来礼物里拿出一盒上好的古巴雪茄。递了一支给布吕宁。

    “他们对此一点儿也不吃惊,一个空军少将用中国话说了一句中国话,”布吕宁小声道,“说,‘三万吨,我还以为是八万吨’。赫尔曼,中国人真正想要的是八万吨的锻模水压机!”

    “哦!上帝。”戈林也被深深的刺激了,人类制造出一万五千吨的水压机就已经觉得够大了,不想中国人犹显三万吨不够。想要八万吨的。“总理先生,这不会是他们的抱怨吧。”

    “不,赫尔曼,我们讨论之后认为不是。之前和施洛曼公司谈判的是总后勤部的官员。施洛曼公司确定可以制造三万吨的锻模水压机后,又约见中国人,说公司的总工程师考虑后。能超出之前的议定,造出大到无法想象的机器。然后这个空军少将就出现了。他之所以出现,是以为施洛曼能制造比三万吨还大的锻模水压机。所以对三万吨反而有些失望。”布吕宁道。

    “是这样……”戈林放下雪茄,前几天他在特许下驾驶了中国空军的现役飞机,被惊的手足无措。那虽然是一家教练机,但依然能让他看到德国在飞机制造方面有多落后。

    “赫尔曼,大型锻模水压机究竟能给飞机带来什么?”布吕宁看见戈林沉默,追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