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弥逊爵士肯定知道,霍克的事情已经登报了。
如果不是西文报纸报道,那么就只能是中文报纸了。而公共租界在四马路上的报社区,距离租界的工部局的办公大楼不远,走路十分钟就能抵达。
几十家各种类型的报纸,都在这片区域。
说起来也奇怪,四马路是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这里几乎集中了所有租界最重要的部门。工部局、巡捕房、市政规划处等等机构,但同时,这里也是公共租界的文化中心,包括报社、出版社、还有红灯区……
当然,高档红灯区也是文化人聚集的地方,说是文化产业,也算牵强。
好在杰弥逊爵士不用站在窗户口,就看到这些破坏心情的场景,英国驻沪总领事馆并不在四马路上,而是在靠近苏州河的外滩33号。这也外滩唯一的一栋拥有超过100亩草地树林的花园别墅建筑。
但是杰弥逊爵士并不喜欢住在领事馆,因为太空旷了,以至于晚上有些渗人。
作为外交官,在国外生活的时候,拥有私宅也是很平常的事。
等到杰弥逊爵士抵达领事馆之后,他的秘书已经从租界各个报社中拿到了当天的报纸,并堆放在他的办公室的角落。而他也在紧张的寻找关于盐业稽查所丑闻的相关报道。
除了《申报》之外,也只有《新报》浅尝即止的报道了一些盐税稽查所的问题。
当然,要说胆量,史量才在上海报界中的胆量,是数一数二的。他当然敢指名道姓的说,霍克在担任盐税稽查所负责人的期间内,获得了至少45万英镑的收入。而且,报社的编辑也似乎怕老百姓不懂,还用实物打了比方。这笔钱能够购买一艘北洋舰队最强大的旗舰,定远和镇远号中的一艘。
似乎,霍克要是不贪污的话,民国海军就能增加一艘具备战略威慑的无畏级战舰。
这种比喻,显然让英国人霍克爵士的贪污行为,变得更加可恨。
盐税稽查所揉着太阳穴,看着手下埋头在报纸上寻找蛛丝马迹,看的有些不耐烦了,说:“就找头版头条,这么重要的新闻。除了头版头条任何地方都不合适。”
“是的,爵士。”
“对了,巡捕房詹姆斯少校什么时候来?”
“刚刚通过电话,少校已经在来的路上。”
杰弥逊爵士无言的靠在他的大班椅上,显得有些疲惫,在此之前,驻华公使也嘱咐过他,让他防备盐税稽查所的问题可能被舆论获取,挑起对大英帝国不利的局势。
但是。一来杰弥逊爵士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霍克的行踪上,认为只要找到了霍克,什么问题都能解决;二来,他固执的认为。即便是卢永祥因为盐税的不足,而针对盐税稽查所的问题展开不理智的调查,最后也不敢将问题丢出来,放在公众的视线之下。让舆论来评判。因为不管哪个国家的舆论,政府想要控制都非常难,即便在政府的控制之下。有时候局势的发展也会失去控制。
只要是一个稍微有点头脑的政治家,都不会犯傻。
正是出于这种属于提防的心里,让杰弥逊爵士在早上面对记者的那一刻,有些心慌意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爵士,少校来了。”
“好吧,请他进来。”杰弥逊爵士看了一眼秘书,叫道:“对了,把报道这些事的报纸都找出来,等少校离开的时候交给他,他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