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想华章传临>奇幻小说>抗日风云记 > 第一十四章-欲出无门
    白衣少年笑道“因此,从俗世的眼光看,修行人的生活应该越过越舒坦,不是为了生活的舒坦而修行,而是认真修行之后才会🚫🖙📁有舒坦的生活。”

    翾楚说“🊕🐉修行,🀶🁒🅒和过的舒坦这两者并不矛盾吗?”

    平常🗈🙥人眼中觉得修行的人,哪个不是不送才去休息嘛🇻🝰🎲,要是过得大富大贵,谁还愿意去修行呢,那么清苦的日子……

    翾楚说“很多人都是过的不顺,坎坷很多,所以才修行的,你这🛽⚔👆个说的和日常生活不一样呀!”

    白衣少年笑📏道“因而,若生活中总是遇到坎坷,那必定跟自身修行有关,要么亏了德行,要么漏了福报。”

    翾楚说“这样啊!亏德,所以漏了福报?”

    白衣少年道“而当一个人顺遂的时候,通常不会想到命数和修行,因为很多人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这句话是道家的,跟修炼有关,姑且不谈,不过很多人将其理解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从而忽略了一直在苦苦支撑着命运的德行和修养。🙍”

    翾楚说“有道理……”

    白衣少年笑道“而德行与修养总是要落到实处的,即需要我们进入生活,可以与世俗同流但绝不合污,如莲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能够如此,既是真正的修行。”

    翾楚说“说实话,修行不易。又有人说,“地狱门前僧道多”。修行从来不是闹着玩的,虽然任何时候修🗾行都不算晚。”

    红衣🗈🙥仙子道“红🀶🁒🅒尘中修行有其独特的检验方式,即是否越来越顺。如果不是,那与其风雨前行,不如暂时停下脚步,好好反观自照,并以人为镜。前进一步很难,但退三步容易。

    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没有太🉸多时间在原地驻足,而每天给自己的任务就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坦然地修,大胆地行。慈悲无量😈⛁🗙。”

    白衣少年笑道“真正的修行🉸人,没有一丝的修行🐿痕🜎迹!”

    翾楚说“此话怎讲?”

    白衣少年笑道“修行人,一个令人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号,似乎距离🀶我们特别遥远,有时又近若咫尺。我一直以为,修行是关乎宗教的,于是一想到修行,脑海中便会出现一个场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道手持黄卷诵经礼忏,在古刹钟声中焚香跪拜叩首……不知🗺♆🆆不觉,我也开始向往这样的生🉽活,因为世俗的生活太复杂、太累,如果天下有足够多的清净地,估计会有更多人选择出家。当时,已给出家与修行划了等号。”

    翾楚心想三千年了,当时怎么样去修行的场景,还记得🞩🖵清清楚楚,🀶看样子人不管过多久☉,只要是心里面在乎重要的事情,都能够记得很久吧。

    白衣少年笑道“当我真正成为三清门下弟子之后,我也设了神坛、请🊹🕋奉祖师神像、每日虔诚叩拜,无论再忙都会坚持持诵早、晚课,甚至还购置了木鱼、磬等法器、道袍等,像出家人一样要求自己。之后的修行中,我开始素食,学会了开口闭口“善哉善哉”、“🁹🊪📄慈悲”、“功德无量”,还买了几付手串拿在手中随时把玩,甚至在帽子上绣上太极、八卦图,在我看来,越🄖♎🇑如此,看起来越像个修行人。再后来,我从龙虎山购得打鬼棒、天蓬降魔棒、道经师宝印,并坚持认为,有了这些法器,鬼魅邪妖便不敢前来造次。”

    实际上,这个是修行的第一阶段,我也深信如此精进“修行”足以修来“福报”,可以斩妖除魔,度化顽人。如此约一年以后,每次见到师父,师父都说我身上阴气重,似乎有鬼妖跟随。我大惑不解,因为我如此虔诚诵经礼忏,且有那么多的法器护身,怎么可能会🔿有鬼魂跟随呢?师父笑而不答,随后画了一道符在我身上,顿感舒畅许多。

    翾楚说“那后来呢?”

    白衣少年笑道“实际上,那一年多的“虔诚”修行并未🞩🖵🞩🖵让我的运势有所改善,即使每次祷祝祈求祖师爷保佑自己财源广进,我的财运似乎还是遥遥无期。我有些惆怅、不解,🜻🇓或许修行还不够精进吧。

    我静静地思考了几天,然后,似乎明白了什么。或许,修行不仅仅在于外在的改变,更在于与灵魂共处。真正的修行是内求的,与愤愤不平的内心和解,说服自己放下。独处时,真正地和自己在一起,认真端详自己的内🊎🏎心,若有灰尘,轻轻地将它拂去。若你真正地走入内心,你会看到不同的思🝡🌭绪在激烈地争斗,会看到阴森恐怖的鬼脸,会看到🋵🝩🍰慈悲和善躲在角落里无奈地看着滚滚红尘。”

    翾楚说“后来呢,然后你怎么办?”这不是走火入魔了🞩🖵吧?

    白衣少年笑道“然后,我开始放下浮于外的各种形式。做晚课时,就是在做晚课,仿佛身处大罗天上玉京山中,与众仙诸神听元始天尊,每当此时,我的心中油然而生向道之心;然后在八骞林下七宝台中看到了“诸地狱之中,恶鬼穷魂,日以继夜,受种种苦恼,五体怀烂,饥餐猛火,🉽渴饮融铜。足履刀山,身负铁杖,遍体流血🅇🄠⚤,悲号彻天。”也许,诵经礼忏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每天按时、按流程做完早、晚功课,更不是作秀,而是真正地借助祖师爷的法眼照见欲海。可惜的是,这一点是在我修行那么长时间之后才幡然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