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簪笔思索道:“臣与乔相,”他好像也想不出他同乔郁的关系几时可以称为好,因而答得颇为犹豫,“臣与乔相同朝为官,虽是点头之交,但乔相……品行高洁,才愿为臣求情。”
皇帝见他一本正经,忍不住摇头笑了,道:“朕还不知,元将军何时这么爱说笑话了。”
元簪笔道:“是臣失言。”
东南角的翠色屏风似乎有什么动了动,动作极小,连扈从都不曾有反应,元簪笔虽对皇族辛秘毫无兴趣,但也知道自皇帝登基后,诸王爷十去七八,仅存的几位里只有淮王一人留在中州,外有封地,却仍伴皇帝左右。
后面的大概就是淮王了。
“不是失言,或许也是肺腑之言?”皇帝调侃道:“自你去兖州,与乔郁可有五年不曾见了?”
元簪笔道:“是。”
“朕还记得你当年为救乔郁也是花了不少心思,”皇帝道:“如此恩情,不论乔郁平日如何寡恩,也应该忘不了才是。”
“乔相所记非是臣,而是陛下恩泽。”元簪笔道:“若非陛下雅量,定然没有乔相今日。”
皇帝似笑非笑,“这话乔郁也说过。”
元簪笔只得闭口不言。
皇帝话锋一转道:“官驿住得可还习惯?”
元簪笔一板一眼地回:“谢陛下关怀,臣习惯的。”
“你之后要长留中州,还是早些物色住处,”皇帝关切道:“官驿睡好,只是人多吵闹,迎来送往多有不便之处,”日光渐沉,他颇有兴味地伸手虚虚一碰,“天色不早,朕不多留你,下去吧。”
“是,臣告退。”
“且慢。”皇帝道。
元簪笔停下脚步,转身道:“陛下。”
“朕记得你在中州并没有购置宅院,年末同魏帅回来时要么暂住魏帅家中,要么住在官驿,你打算住哪?”
这个问题亲切得过头了,皇帝的神色此时亦恰如个长辈看小辈,元簪笔按下心中情绪,道:“臣想叫人打扫一番家兄旧宅,不日便可住进去。”
“你兄长的宅子……”皇帝略一顿,“也好。”
元簪笔无言再行一礼,皇帝见那青年人起身同引路的公公一起出去,有几分怀念地说:“朕上次同他说这么多话还是为了乔郁,一转眼竟已五载。”
在屏风后听了半天的淮王忍着笑道:“虽过五载,这位小元大人竟无分毫变化。”他绕出来,“臣弟家中的八哥儿都比小元大人能多说几句。”
皇帝道:“虽是元琮教养大的,倒也不像他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