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璞听了一会,忍不住“指手画脚”。
搞得李弘业不知听谁的好,二叔说的听不懂,三叔说的勉强明白。
但看李君璠气势不足,不像能经得住考验的模样。
左右为难,难,难,难!
林婉婉:“这么着急干嘛,以后有的是时间。”
段晓棠:“玄玉要带弘业走。”
大吴政治环境宽松,没有勋爵不能离京的明文规矩。
但除开像李君玘原先的特殊情况,许多人为了仕途经济,留在长安。
李弘业年纪小,留在长安钻营不出多少东西。
不如就此跟着李君璞去边郡,见识历练一二。
边郡条件不如长安,但叔侄俩又不是一穷二白,去白手起家的,基本衣食饱暖没问题。
外任三年起步,李弘业三年后回来,刚刚好。
李君璞深知自己不是教书的材料,就等到李君璠回京。
像段晓棠当初读兵书一样,在离京之前,让李弘业把重要的兵书过一遍,有个印象。
他们一家子兄弟,大致理念差不多。
若是教书的是李君玘,李君璞绝不会插嘴。
但剩下的两兄弟都没战场经验,公认还是李君璞纸上谈兵的水平高些。
林婉婉:“求全责备。”
既然把理论教学大业交出去,就不该插手。
偏偏李君璞一打岔,连李君璠都开始怀疑自己,怎么继续往下教?
最怕半瓶水响叮当。
原本不大自信的李君璠,更不自信了。
李君璠先还奇怪,为何把教授兵书的重任交给自己,合着是李君璞知道他更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