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看的第一本书是《古泉五十名珍》,戴老先生出版的,很厚的一本。

    古泉就是铜钱,在我们那叫紫钱,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开始疯狂迷恋起了古董。

    我在我们家翻箱倒柜,又忽悠同学,不看字,统一已五毛钱一枚的价格,让他们从自己家里偷铜钱,偷出来卖我,我收购。

    省吃俭用,食堂的饭我从来不订菜,后来我又把一堆课本卖了七块钱,我学习太差,老师当时只是一直叹气,说这孩子完了,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是社会的毒瘤。

    我当时对老师的话不屑一顾,我心里做着发财梦,就算我成了毒瘤,也要做个有钱的毒瘤。

    初三,临近考那年,我16。

    奶奶因为在院里扫雪,发生了意外,不小心摔断了腿,医疗费手术费加起来要三千多。

    我们家的情况,当时连百块都拿不出来,我印象很深,奶奶当时躺在炕上,盖着厚厚的被子,晚上还会哭。

    大姑夫在雪乡漠河开了好几家农家乐,他生意做得不错,我就跑去大姑夫家借钱,借钱给奶奶买药。

    虽然表面上没说啥,但有一次我在背地里偷偷听到了,大姑夫说我是个扫把星,还说我们家是破落户,说这借出去的钱就当掉了,还让大姑姑少和我们来往。

    那年冬天的晚上,漠河零下三十多度,我坐在一块石头上,坐了三个多小时。

    年少轻狂,大姑父的话将一位少年的自尊心,狠狠的砸了个稀巴烂。

    攥紧借来的钱,我心里发誓:“我!项云峰!一定要出人头地!”

    我直接自己辍学了,严格说起来,我连个初凭都没有,算小学毕业生。

    三千块钱,除了奶奶手术买药用的,还剩下七百五十三块,这笔钱我偷偷留下来了。

    不光收铜钱,我还跑去邻村别人家收瓷器,收银元。

    农村人只认为银元值钱,对瓶子碗盘瓷器之类的,大都不懂,也不太上心。

    天天看书看鉴宝栏目,我渐渐有了一些基本眼力。

    我用一百块的价格收了一对清末的洋蓝鸡毛大掸瓶,用不到两百块收了几件民国粉彩仕女图小盐罐,用一百收了三只清期民窑青花碗,可惜这三碗都有鸡爪纹,没保存好,都有大冲线。

    之前我还存了一小袋铜钱,大概有两百多个,铜钱大都是宋钱和清钱,其道光,光绪,乾隆,皇宋,元丰最多,这些铜钱存世量大,我知道不太值钱,其最让我满意的是有三枚品相很好的雍正,我知道雍正通宝能值点钱,但当时不知道具体能值多少。

    买完这些东西,总共花了五百多,我自己还剩下240块,当时的平均月工资也就三百出头。

    我当时和一位女同学关系不错,她帮了我的忙,借给了我两个30寸的大拉杆箱。

    一共11件瓷器和一小包铜钱,我小心的用被褥裹了又裹,怕摔碎,还塞了很多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