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国,吏治,税收,国朝,军旅,百官。
所有事都压在箫尘身上,让他感觉压力极大的同时,也有一种从未有过的异样感觉。
眼下的情况是绝对的逆境,即便他位高权重,一言可决他人生死,但若在这些事上走错一步,恐怕也是粉身碎骨的下场。
他若粉身碎骨,大夏江山也会跟着他完全崩毁,变成梁国的牧场或炎国的耕地。
那是他绝对不愿看到的。
脑中想着种种可能,箫尘半晌都没说话。
王卓的猜测在某些地方上的确和箫尘不谋而合,但在处理这些事的角度上,却还差得远。
箫尘所想的是全局,而王卓只能看到单一的事。
李贼通敌,事的确很大,但也并非完全是坏事。
对付敌人,不光有正面战场厮杀,攻城略地这一种手段。
所谓上兵伐心,其下罚谋,出兵攻城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下下策,除非有泰山压顶之势。
而要形成泰山压顶之势前,设法削弱敌国便是最有效的办法。
运筹帷幄也好,未雨绸缪、合纵连横也罢,只要是对付敌国,建立沟通都是第一步。
没有沟通,那就只有相互算计,说好听点叫谋定而动,说不好听的就是闭门造车。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一味猜测,没有任何好处。
箫尘此时想的已不是怎么处置李荣昊了,而是怎么通过李荣昊,和联络他的敌国之人建立联系,继而和敌国皇族保持沟通。
当然,直接以皇帝的名义发信函过去也是可以的,但这样就太过正式,有些事就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想着,箫尘思绪飞传,忽的想到李荣昊为什么执意要见箫承嗣了。
比起他这个亲王来,箫承嗣的确还太嫩了,在这种事上难免会有误判。
届时李荣昊将这些事说的夸大一些,箫承嗣担忧之下,难免会留下他的性命,将整件事向后推。
若真如此,后面便会有很多其他变化,那他李荣昊想活命,就更简单了。
当真是好算计,也是好谋划,只是李贼忘了一点。
他箫尘已不是当初的那个昏王了。